中文版ENGLISH

中国宝安集团旗下企业

2018年4月行业信息

返回列表发表时间:2018年04月05日

一:农业行业新规

1、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农药监督抽查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农药监督抽查的通知,原文见附件。(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 药检所权威:农药委托加工分装管理解读

2018 年 1 月 18 日,中国农药行业制剂创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在联盟成立大会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刘绍仁处长主要从农药委托加工分装管理的立法背景、具体管理政策、与以往政策的差异以及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和与会嘉宾进行了分享,并着重对企业在委托加工过程中需要把控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新政策适度开放了委托加工和分装,并且设定了委托加工条件。与之前政策不同的,在新《条例》的规定下,受托人可以没有登记证,一旦出现问题要吊销许可证件,是吊销委托方的许可证件。在新的委托加工、分装政策下,委托方要做把控的核心就是可控,受托方如果可以完全控制加工、分装环节的各风险点,则可以继续进行,反之则需要慎重选择。在受托方加工过程中,委托方要重点关注其工作中是否有违规事件,一旦发生情节严重的问题,则会吊销相关方的生产许可证和农药登记证。同时这个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要受到十年的禁业规定,农业部在5 年内不受理这个企业的任何产品登记申请。(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 武夷山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创建全国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日前,武夷山市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创建全国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省质监局将对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至少每半年一次的考核,提出考核意见和整改建议。创建期满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后,国家质检总局将对示范区进行正式命名。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将在质量管理、技术检测平台建设、标准制定等方面对示范区创建单位给予政策倾斜,对于武夷山市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发展战略将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来源:中国农药信息网)

行业资讯

4、 农业农村部正式挂牌

4月3日,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正式挂牌。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部,主要职责是,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战略、规划和政策,监督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农业投资管理等。(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5、 2017年我国17个新农药获登记 生物源农药数量首次超过化学农药

2017年,我国发布了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和一系列配套规章。在这新老政策交替的时刻,农药登记一直稳步前进。在这一年共取得17个新农药(共计30个产品)的登记,其中杀虫剂6个,杀菌剂5个,除草剂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有12个原药/母药同时带制剂登记,占新农药的71%。所有新农药毒性均为低毒或微毒,所有剂型均为对环境友好。从农药类别看,10个生物源农药(杀虫剂2个、杀菌剂4个、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占新农药的59%,首次超过新化学农药的数量,说明我国生物源农药正在蓬勃发展。12个国内创制产品占新农药的71%,境外仅占29%,标志着我国农药的研发制造能力已达较高水平,尤其是9个国内生物源农药,占创制新农药的75%。虽然境外新农药只有5个,但几乎均具有机理新颖、无交互抗性、低残留或对环境影响小等性质,其中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近年来已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取得登记。(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6、 嵌入式生物防治技术崭露头角

多年来农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依靠,但过量的农药使用让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逐年减少,授粉昆虫也遭受“灭顶之灾”,农业发展陷入新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变为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而农业绿色发展成为了新方向。山东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玉升在昆虫领域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出嵌入式生物防治新技术,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技术系统,为生态植保提供了一条绿色希望之路。(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7、 三浦百草面向全球发布赤霉酸等多项新产品全球经销商反应热烈

近日,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浦百草”)于上海召开新品发布会,重点向参会者介绍了旗下新产品——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新型高效绿色生物杀虫剂多杀菌素、公司百草产品系列的新成员:有机低毒植物源杀虫剂百草5号和百草8号,以及氨基寡糖素等相关产品。2017年,三浦百草旗下子公司河南三浦百草与多家科研院所、北京三浦百草共同研发出了提高赤霉酸纯度的新工艺,将赤霉酸原药的平均纯度由90%提高到近95%的水平。目前,公司年产百吨以上的高纯度赤霉酸原药生产线已经投产。(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8、 8月1日前必须申领农药经营许可 80万农资经销商面临大洗牌

新《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国家要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而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是农药经营者身份合法化、经营合法化的第一步。所有农药经营者必须在今年8月1日前达到规定的农药经营许可条件,并依法申领《农药经营许可证》,8月1日后,没有许可证进行农药售卖将属于违法经营,将被淘汰出整个农资销售领域。其实新条例的实施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农药使用安全,规范市场竞争,改善食品供给安全的决心。

农资经营者,必须要认清形式、跟上趋势,才不会在这场变革中落伍。对于缺乏农学、植保知识者,就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意识和专业能力;营业场所和仓储场所不仅面积要达标,各种设施也要积极到位,营造现代化的经营环境;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手工记账等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被淘汰了。至于可追溯电子信息码扫描设备,不能图便宜,也不能盲目求新求贵,不仅要考虑当下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的需求,考虑提升经营的需要。(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9、 2018农药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企业求存需以服务当先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将病虫害绿色防控作为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被提出。发展绿色农药是农药企业必然趋势,加速研发推广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满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需要。有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将是中国农业服务元年。农业服务将是农资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金丰公社、田田圈、中化农业MAP、广西田园服务联盟等发展势头迅猛。另外,2018年农业农村部将深入推动“农业质量年”行动,其中的重要举措就是新制订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并开展生产标准化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行动。(信息来源:中国农药信息网)

10、 原药价格上涨已传导至终端预计高价仍将维持

农药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出现了涨价的迹象,今年进入销售旺季后涨幅更大,与此同时,玉米田、大豆田除草剂制剂企业也迎来原药备货季。和种植户一样,这些制剂企业也遇到了农药原药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有数据显示,与往年同期相比,当前市面上常见的杀虫剂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一些种类的农药价格涨幅甚至超过100%。据了解,今年农药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就是农药原药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烯啶虫胺原药上涨幅度最高,达到93.55%,每吨价格为30万元。(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国内行业动态

11、 生态环境部挂牌要三年打赢污染防治七大战役

生态环境部16日上午挂牌。按照中央确定的任务,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将在未来三年打七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并确保三年时间明显见效。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12、 4月1日环保税迎首个征期 有农药企业将缴税超900万元

4月1日,环保税将迎来首个征期,26万户将为排污买单,而化肥、农药等化工行业成为缴税大户。自去年以来停产、关停不断,据统计,仅京津冀就有16.7万家小散乱污企业被整治。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将环保部改为生态环境部,专家表示,污染防治职责得到了空前加强,这就意味着2018年,更为严格的环保风暴即将来临。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的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也表明了环保部门防治职责得到了空前加强,势必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于化工行业来说,环保高压则会让更多排污工作不到位的企业停产关停。(信息来源:中国农药信息网)

13、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发布 未来十年农产品价格稳中趋涨

4月20日-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2018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简称《报告》),对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供需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展望后期,受成本推动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稳中趋涨。未来10-20年,随着食物消费结构的持续转变,食用农产品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14、 进入欧盟高端市场的快速通道——产品来源添加登记

目前,欧盟地区仍然是国际农药贸易最主要的高端市场,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受制于欧盟严格的登记要求,以及当地农药市场准入的限制,直接在欧盟设立实体企业,并通过自主登记获得产品登记许可难度较大。但是,根据欧盟农药登记法规,如果某产品在欧洲已获得农药登记,则国内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产品来源添加”的模式,较为简便地获得附属于原登记的农药登记许可,在欧盟地区登记持有人的配合下,实现国内产品向欧盟地区的出口。(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15、 “三品一标”要成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排头兵”

2018年4月2日,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办的“春风万里,绿食有你”绿色食品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昌平区“第六届农业嘉年华”隆重举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2018年4月确定为绿色食品宣传月。4月12日,全国“三品一标”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宋建朝、总农艺师马爱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据悉,我国“三品一标”种植面积近4.5亿亩。2017年“三品一标”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获证产品总数达到121546个,比2016年增长12.4%,进一步增强了“三品一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信息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16、 聚焦绿色、标准、生态 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论坛举行

4月24至25日,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论坛”在山东临沂举行。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34“肥料、土壤调理素和有益物质”技术委员会、欧盟标准化委员会生物刺激素技术委员会、欧盟生物刺激素工业协会(EBIC)、美国生物产品工业联盟(BPIA)、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多位中外专家齐聚史丹利农业集团,分享国际生物刺激素行业标准制定的经验及进展,共同推进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的建立。据介绍,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已于2017年成立“植物生物刺激素”技术委员会,并开始研究制定该类产品的相关标准。(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17、 化肥行情波动剧烈分析师:建议农民按需采购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稳定的质量、稳定的市场,才会有稳定的价格,但是化肥价格不稳定了。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化肥作为重要的农资,也进入了采购的旺季。不过化肥的行情就像最近北方的天气一样,也在极短的时间里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给农资经销商和购买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惑。经过测算,国产尿素价格同比上涨23%,钾肥等其他肥料价格也出现了10%以上的增长。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峰建议:经销商要照单补货,农民要按需采购,提前大规模的备货已不适应当下农资市场的规律。(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18、 当心!突破地域界限新型杂交种——超级“虫二代”来了

棉铃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的害虫,给玉米、棉花、大豆等100多种农作物带来危害。其极具流动性,且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另一种害虫是美洲棉铃虫,这种害虫在美洲土生土长,其抗性和寄主范围相对有限。然而,棉铃虫和美洲棉铃虫的“结晶”:一种突破了地域界限的新型杂交种是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原因。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者,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表明,这种新害虫具有谷实夜蛾51%的基因,同时遗传了棉铃虫强大的抗药性,因此比这两种害虫更具威胁。虽然可以采用杀虫剂等方式防治这些害虫,但就全球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言,加强对害虫自身的研究,例如基因测序等更为重要。(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国际行业动态

19、 欧盟宣布延长24种临期农药活性物质有效期

欧盟发布公告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18/524, 该公告决定将2018年4月30日到期的24种农药活性物质的有效期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同时对欧盟批准的农药活性物质清单(EU)No. 540/2011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该决定于2018年4月1日正式生效。有效期延长的24种活性物质为:枯草芽孢杆菌、炔草酯、二氯吡啶酸、嘧菌环胺、2,4-滴丙酸、乙膦酸(弗赛得)、嘧菌胺、叶菌唑、苯菌酮、抗蚜威、绿叶假单胞菌MA342株系、嘧霉胺、喹氧灵、玉嘧磺隆、多杀菌素、噻虫啉、噻虫嗪、福美双、甲基立枯磷、绿草定(三氯吡氧乙酸)、抗倒酯、灭菌唑、福美锌。(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0、 欧盟将于今年10月起实施内分泌干扰素标准

欧盟官方公报出版了委员会法规,为内分泌干扰素特性的确定制了科学标准。该标准将从2018年10月20日开始实施,欧盟在实施以前会对草案进行表决。根据规定,2025年10月20日以前,委员会将向全体委员出具该科学标准应用的评估结果。(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1、 欧盟将于年底前禁止户外施用三种新烟碱杀虫剂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

欧盟成员国4月27日通过了最新的投票表决,禁止户外使用对蜜蜂有害的杀虫剂,新限制比2013年实施的限制更为严格,包括全面禁止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胺和噻虫嗪)。科学研究表明,在室外使用时对蜜蜂有害。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物质只允许用于预期不会与蜜蜂接触的永久性温室中。(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2、 欧盟拟修订苯并噻二唑在茄子、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修订苯并噻二唑(acibenzolar‐S‐methyl)的最大残留限量发布意见,提议放宽其在茄子、瓜类蔬菜中的残留限量。依据欧盟委员会(EC)No 396/2005第8章的规定,法国起草了一份评估报告,并提交至欧委会,之后转至欧盟食品安全局。(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3、 2022年全球农用微生物制剂销售额将达60.1亿美元 将在欧洲率先取代化学合成农药

2017年全球农用微生物制剂的销售额约为30.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60.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1%。微生物制剂对全球农业和环境的贡献是此类产品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相比化学农药,微生物制剂的靶标更专一。作物保护是农业生产投入公司的主要工作领域,由于农业大国使用化学农药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人们对农用微生物制剂的需求日益增多。微生物制剂的研发成本逐渐降低,研发周期逐渐缩短,而化学或人工合成农药活性成分的供应量不断减少,有害生物对某些化学农药的抗性增强,使得植保市场的发展更偏向微生物制剂。(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4、 瑞士生物农药公司Andermatt Biocontrol的昆虫病毒产品 Madex Top获葡萄牙登记

瑞士生物农药公司Andermatt Biocontrol的昆虫杆状病毒产品 Madex Top获得葡萄牙登记批准。Madex Top的活性成分是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新种群,将被用于苹果、梨和胡桃上防控苹果蠹蛾。自几年前开始,Madex通过Biosani, Agricultura Biológica e Protecção Integrada公司已成功的在葡萄牙分销。有了Madex Top,Biosani将提供新一代的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用于生物防控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5、 STK生物杀菌剂AVIV?获美国加州登记

以色列生物农药公司STK的生物杀菌剂AVIV?近日获得美国加州登记批准,至此该杀菌剂已获得美国26个州登记。AVIV?登记用于系列水果和蔬菜作物,包括葡萄、草莓和叶菜类。AVIV的活性成分枯草芽孢杆菌AB/BS03菌株,对土传和叶面病害具有广谱活性。除了高效性, AVIV的使用剂量较低,储藏期也长达3年。(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6、 Isagro USA的生物杀菌剂Taegro® 2获美国加州登记

意赛格美国公司(Isagro USA)的广谱生物杀菌剂Taegro® 2近日获得美国加州登记,用于系列蔬菜、水果和园艺作物。Taegro® 2的活性成分为解淀粉枯草芽孢杆菌变种(Bacillus subtilis var.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ZB24,对主要的土传和叶面病害有效,适用于传统作物,被列入美国有机认证名单(OMRI),也可用于有机生产。该产品与传统杀菌剂互补,使得它适用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产品轮换, Taegro® 2 已在300多个田间试验被证明有效。(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7、 乌克兰政府批准杀虫剂和农化药剂注册需生态评估程序

乌克兰政府近期会议决定,对杀虫剂和农用化学药剂注册需进行生态环境评估。该决议案指出,环境评估是杀虫剂和农用化学药剂国家注册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组织评估。为准备环境评估提案和建议,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成员由生态和自然资源部部长确定,环境评估结果由生态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审批,环境评估结果可在法庭上诉。(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8、 印度农药生产者协会要求禁止进口原药未获登记的农药制剂产品

近日,印度农药生产商要求相关部门下达指令,不允许进口未获原药详情或活性成分登记的农药制剂产品。印度小型和中型农药生产商协会(CAPMA)同样要求起草的农药管理条例(Bill-2017)应当为印度公司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印度农民受益。Reddy表示,拟定的印度农药管理条例对强制登记原药或活性成分并未做出规定,这会造成制剂进口商垄断经营。农药制剂和原药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登记程序,这样的政策令生产商和贸易商十分头疼。(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29、 菲律宾Jocanima Corporation上市生物刺激素Banadak

菲律宾农化公司Jocanima Corporation近日上市了一款生物刺激素Banadak,是首个香蕉天然抵御能力活化剂。Banadak是由西班牙Sustainable Agro Solutions, S.A. (SAS)公司开发,特别针对由香蕉黑条叶斑病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引起的香蕉黑叶斑病,该病害被认为是破坏性最强的香蕉叶面病害。香蕉一旦被这种病菌感染,叶片将呈现几种黑色条纹或斑点,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该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启动植物天然防御系统的能力,使得它成为那些想要减少农药使用的种植者的本地选择。(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0、 阿根廷2017年农化品消耗量增至380万吨 近七成依赖进口

IES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17年阿根廷的农化品消费量增至380万吨,较前几年数量有所增加。报告显示,2017年阿根廷农药和化肥外贸量价齐跌,出口数量合计近256,000吨,较2016年相比下降了27.9%,出口国家集中在南美洲,巴西位列首位,巴拉圭其次。农化品的进口额达18.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5%。其中69.5%的产品是进口的,进口农化品数量合计260万吨,较2016年减少6.7%。其中,29.8%来自中国,24.1%来自美国,来自巴西、俄罗斯的产品分别占比7.5%、6.2%。(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1、 瓦拉格罗将展示最新叶面水溶肥Opifol

Tecnoshow会议将于4月9日-13日在巴西Rio Verde召开,这是巴西农业市场的主要会议之一,每年吸引上千名谷物种植者参加。意大利生物刺激素公司瓦拉格罗将参加本次会议,并展示其最新的用于行栽作物的叶面水溶肥Opifol。依附专利 GeaPower技术平台,该产品结合了独特的能够被植物叶片快速吸收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确保了大豆、小麦、玉米等行栽作物对营养的特殊需求,有效支持作物不同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带来更好的作物产量和品质。Opifol还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为植物生长、结实和营养吸收提供能量,并为谷粒带来更好的制粉表现。(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2、 全球首登巴斯夫杀虫剂Versys®获澳大利亚登记

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APVMA)近日正式批准登记了巴斯夫的杀虫剂Versys®,也成为全球首个批准该杀虫剂的国家。其的活性成分是巴斯夫最新研发成分Inscalis®,也是化学组别Group 9D下的首个杀虫剂,能在15分钟内防控蚜虫以及抑制银叶粉虱,而这两种害虫对现有杀虫剂的抗性越来越严重。此外Versys较短的安全间隔期,也提高了它在收获前的使用灵活性。Versys登记用于芸苔属植物、多叶类芸苔、芹菜、瓜类蔬菜、果实蔬菜、叶菜蔬菜、莴苣、马铃薯、甘薯、棉花、生姜和观赏植物。(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3、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禁止销售使用氟虫胺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近日拒绝登记含有氟虫胺的杀虫剂产品,该州农用毒性物质登记分析委员会(Diagro)决定上述产品无法再在该州销售,当地公司将有120天的时间来收集库存。氟虫胺暴露与人类膀胱癌发病率较高相关,并且男性生殖系统和胃肠道肿瘤的患病风险也较高,在自然环境中,氟虫胺被降解为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该物质具有高毒性、不易分解,可在体内远距离转运以及生物累积等。环境暴露情况下会对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风险,具有亚慢性的负面影响和生殖毒性,并对鱼类和甲壳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其它最技术:

34、 未来RNA疫苗有望取代传统农药

过去的几十年里,常规农药在提高作物产量上取得不可思议的成就,但是其对于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熟知。为此,赫尔辛基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一种RNA疫苗,能够专一性的作用于特定的病害,而不会对作物产生危害。这种植物疫苗建立在双链RNA的基础上,这些RNA分子可直接喷洒在植物叶片上,被植物吸收(双链RNA在结构上和DNA非常相似,并且参与各种细胞的生理过程,包括基因的表达)。当植物受到攻击的时候,RNA分子就会触发所谓的RNA干扰反应,这种反应是许多生命体中常见的防御机制,它通过匹配疫苗和病原体的RNA序列来抑制靶标RNA的基因表达。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最新的Plant Biology 杂志上,原文地址:Synthetic biology approach for plant protection using dsRNA(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5、 引发争议的CRISPR突变研究论文被逆转

去年Nature Methods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了CRISPR研究领域的震动,这篇论文“体内CRISPR—Cas9编辑引发的不可预测基因突变(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称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可能引起基因组内大量基因突变。今年同一研究组公布了后续分析论文,竟然反转了之前研究的结论:(新的)论文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测序,结果指出在特殊情况下,CRISPR-Cas9编辑可以在生物体水平上精确编辑基因组,不会引入大量的非预期的脱靶突变,这一结果公布在bioRxiv上。(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6、 Wilbur-Ellis推出促沉积及降漂移助剂产品DILIGENCE-EA

Wilbur-Ellis宣布推出新款促进药物沉积,减少药物漂移的产品DILIGENCE-EA,该产品运用了ACCUSTRIKE技术。DILIGENCE-EA通过改变喷雾幕,使液滴完全喷出喷嘴,可减少喷雾幕伸长和破碎,以此降低漂移风险。该产品能使液滴大小均一,减少喷雾细化,进而减少飘移。该产品是不含油脂的水溶助剂,对作物十分安全,尤其是针对蔬菜等敏感作物。其含有乙烯基悬浮颗粒,能和其它产品同时使用,大大促使不同产品充分桶混,有别于许多农药桶混不均匀的情况。另外该产品能减少农药使用,可减轻喷药者的工作量。(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7、 科学家发现驱动除草剂抗性进化的因素

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驱动作物除草剂抗性进化的因素,除了农业外这些因素也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抗生素等异体生物化学物质,用于农业和医疗保健中控制并清除病虫害。然而病虫对所有这些类型的异生素都产生了抗性使其无效,对作物生产和健康带来严重后果。在发表于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中,显示了除草剂产品的量和多样性彼此正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在没有化学物质的情况下,重复使用相同管理的定向选择也会导致抗性进化,这突出表明需要设计一个预期到演变的管理系统。(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8、 农机服务市场规模6500亿 “共享农机”能分几杯羹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眼下在山东、河北、安徽等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共享农机成为春耕的独特风景。在项目覆盖区,只要登记注册,交付押金,扫码开锁等步骤就可以开走植保机,每天只需要100—200元不等的费用,就可以完成数十亩果园、上百亩麦田的植保任务。如今带着明显互联网特征的共享农机已经走进农田,尽管它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而且目前植保领域内的先进设备还比较欠缺,而植保的面积又非常巨大,其实并不愁市场。(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39、 无人机打头阵京东将打造智慧农业共同体

近日,京东举办无人机开放赋能暨智慧农业共同体启动会。会上京东宣布将以无人机农林植保服务为切入,整合京东集团物流、金融、生鲜、大数据等能力,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与地方政府、农业上下游龙头企业、农业领域专家等共同合作,构建开放、共生、共赢的农业合作平台。随着共同体落地项目京东农服APP同步上线和京东农业研究院挂牌,京东农场概念也首次亮相。(信息来源:世界农化网)



下一条  ><  上一条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