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ENGLISH

中国宝安集团旗下企业

印楝素应用技术

返回列表发表时间:2014年09月13日

                             

1、提前施药、预防为主

印楝素为全球广泛使用并被生物防治和有机农业界普遍接受的植物源农药,其使用精髓“提前施用,预防为主”。印楝素的作用机理特殊,使用印楝素应遵循治早、治小的原则,因此用印楝素防治害虫时,应选择好施药时期,提前用药防治,即在害虫卵孵化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印楝素具有内吸性,需被植物和昆虫接触、吸收以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施药时注意喷施作物全株。

2、早晚使用、常量喷雾、施药全覆盖

印楝素活性成分遇光不稳定,在阳光下容易分解,在使用时,选择傍晚喷药或阴天喷药的防治效果较好。另外,印楝素对害虫有一定的忌避作用,所以印楝素能对作物是一种保护剂,作物叶片和害虫只有全面接触到印楝素药液后,印楝素才能发挥较好作物保护。因此,印楝素适合常量喷雾,而且喷雾要周到均匀,做到全覆盖;若遇到施药后24小时内下雨,应及时在天晴时补施一次。

3、二次稀释提高药效

在配药的时候,可先将印楝素制剂用少量的水混合均匀后倒入药桶中,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或者先往药桶里加入1/3的水,倒入药剂搅拌均匀后放置5min,再把剩余的水加到药桶里搅拌均匀后喷雾,这种方法叫做“二次稀释法”。这样配出来的药液中药和水混合均匀,防治效果自然会更好。

4、适宜水温、水质

在配药的时候水的温度也很重要,冬季或北方寒冷地区,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区施药,通常水温应当在20左右,若配药温度低于20,会影响印楝素的使用效果。对于喷雾时难以润湿的植物,配药时加入展着剂可以适当提高药效。印楝素在弱酸性至中性环境下稳定,施药前,应先测当地水质的酸碱性,水质为碱性或强碱性的,应添加类似“加一点”调水剂或其他具调节水质酸碱度作用的产品,将水调至弱酸至中性状态。

5、大面积、连续使用

  印楝素不仅对幼虫有拒食等效果,而且对害虫的生长发育及产卵等行为有很强的干预作用,因此同一林区或作物基地大面积、连续施用印楝素产品对害虫种群密度有明显抑制作用。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候有明等学者发表《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作用评价》论文,应用生命表分析方法一些指标分析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种群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印楝素对成虫显著的忌避作用是其对种群控制的主要机理。印楝素0.50 ml/L对成虫的忌避率为83.75%,种群趋势指数I值降为0.3354,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863;同样,华南农大冼继东发表《印楝素乳油对荔枝蒂蛀虫种群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印楝素乳油浓度为6.0ml/L3.0ml/L的处理区中,荔枝蒂蛀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231.45,显著低于对照区的种群趋势指数11.60,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060.112;这2个浓度的印楝素乳油对荔枝蒂蛀虫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可达89.4%87.5%,充分说明了印楝素对害虫种群密度控制作用。

6、印楝素防效评价

印楝素是植物源农药,作用机理不同于化学农药和一般的生物农药,因此,正确评价印楝防治效果是很多专家和用户困惑的难题。目前,大家普遍接受华南农业大学徐汉虹教授提出的作物保护率理念,徐汉虹教授发表《保护率指标在杀虫剂联合作用评价中的应用》和《叶片保护率在杀虫剂活性测定中的应用》阐述如何正确评价印楝素防效,主要指施用印楝素对区域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科学评估。因此,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打农药目的不同,施药真正目的是防止病虫害侵害农作物导致减产。



下一条  ><  上一条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